TMR 效应


磁隧穿效应(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)现象源于量子的波动性,束缚在某个区域的粒子能隧穿一个能量势垒进入另一个能量区域。 出现明显隧穿效应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:势垒一边有填充态,而势垒另一边同样能级位置处存在未填充态;另一个条件是势垒层的厚度必须很薄,通常为1nm左右。在无外加电压时,势垒层上下两电极的费米面相等,故没有隧穿效应。如图1所示, 加上偏置电压后,上下两极的费米面将发生相对位移。若两层磁化方向互相平行,则在一个磁性层中,多数自旋子带的电子将进入另一磁性层中多数自旋子带的空态,少数自旋子带的电子也将进入另一磁性层中少数自旋子带的空态,总的隧穿电流较大;若两磁性层的磁化方向反平行,情况则刚好相反。通过施加外部磁场可以改变两铁磁层的磁化方向,从而使得隧穿电阻发生变化,引起TMR效应的出现。

TME1

图1 隧穿磁电阻效应示意图

研究者把由两层铁磁薄膜材料(FM)和中间势垒绝缘层(I)组成的三明治结构称为磁隧道结(Magnetic Tunnel Junction, MTJ)。 MTJ 由钉扎层(Pinning Layer)、隧道势垒绝缘层(Insulator Film)、自由层(Free Layer)构成。钉扎层由被钉扎层(Pinned Layer)和反铁磁层(AFM Layer)构成,隧道势垒层通常由MgO或Al2O3构成。图2(a)的箭头分别代表被钉扎层和自由层的磁矩方向。被钉扎层的磁矩在一定大小的磁场作用下是相对固定的,自由层的磁矩相对于被钉扎层的磁矩是相对自由且可旋转的,随外场的变化而发生翻转。各薄膜层的典型厚度为0.1 nm到100 nm之间。图2(b)所示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的MTJ的磁电阻响应曲线。

TME2

图2 (a) MTJ的组成结构; (b) 理想情况下的MTJ的磁电阻响应曲线